浓香葵花籽油的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和关键点
发布时间:2025/7/9 16:05:00
浓香葵花籽油(也称为“小榨浓香葵花籽油”或“风味葵花籽油”)的核心加工工艺在于高温炒籽,这与追求高精炼率、低色泽、无异味的普通精炼葵花籽油工艺有显著区别。其目标是zui大化地激发葵花籽本身的独特坚果香气和浓郁风味。以下是浓香葵花籽油的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和关键点: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精选原料:选用新鲜、饱满、无霉变、无虫蚀、杂质少的葵花籽。原料品质是风味的基础。
清理:通过筛选、风选、磁选等去除葵花籽中的石块、灰尘、秸秆、金属等杂质。
剥壳(部分工艺包含):
可选步骤:根据工艺和设备要求,部分厂家会进行剥壳处理,降低壳中含油率和杂质(如蜡质、色素),使油脂更清澈,风味更纯净(减少壳带来的焦糊味)。但传统浓香工艺有时会保留部分壳以增加风味层次。
关键:控制剥壳率和仁的破碎度。
破碎:将葵花籽仁(或带壳籽)适度破碎成小颗粒(如4-6瓣),加大表面积,便于后续蒸炒均匀和压榨出油。
关键工序-高温蒸炒:
核心目的:这是形成浓香风味的关键步骤!通过控制温度、水分和时间,引发葵花籽中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产生大量挥发性呈香物质(吡嗪类、醛类、酮类等),赋予油脂浓郁的炒坚果香和焦香风味。
压榨:利用高温降低油脂粘度,提高出油效率。高温压榨过程本身也参与风味物质的形成和释放。螺旋榨油机的高压和摩擦生热进一步强化了高温环境。
出油:榨出的油称为“毛油”,此时已带有浓郁的炒葵花籽香气。
饼粕:压榨后的饼粕可用亚临界萃取或6号溶剂浸出法提取油脂。
毛油处理(有限精炼):
核心原则:为了保留炒籽产生的浓郁风味物质,避免进行深度精炼(如碱炼脱酸、脱色、脱臭等)。因为这些精炼步骤会去除大部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和色素。
主要处理步骤:
沉淀:让毛油在储罐中自然静置,使大的固体杂质(饼屑)沉降到底部。
过滤:采用多层滤布或板框过滤机、叶片过滤机等进行过滤,去除细小的固体悬浮物、胶质和部分磷脂。这是保证油品澄清度的关键步骤,通常需要多次过滤。
冬化(可选):如果葵花籽含蜡量较高(尤其未剥壳或剥壳不净时),在低温下(如5-10°C)长时间静置,使蜡质结晶析出,再进行过滤去除,防止低温时油品出现浑浊(絮凝物)。浓香油有时为了保留风味,也可能省略冬化或进行温和冬化。
水洗(极少数/可选):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进行非常温和的水洗以去除部分水溶性杂质,但需严格控制,避免风味损失和乳化。
精炼程度:浓香工艺只进行简单的沉淀和过滤(有限精炼),zui大限度保留风味物质;普通工艺要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可能还有脱蜡)等全套精炼步骤,去除杂质、游离脂肪酸、色素、异味物质,提高稳定性和烟点。
色泽与外观:浓香油通常颜色更深(金黄至浅琥珀色),可能允许有微量沉淀(未冬化时);精炼油颜色浅(淡黄色),高度清澈透明。
营养价值:浓香油保留了更多*的生育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脂溶性微量伴随物(尽管高温会损失一部分);精炼油也保留部分,但脱臭损失较多挥发性成分。浓香油中可能存在微量高温产生的物质(需严格控制)。
烟点:浓香油的烟点通常低于深度精炼的葵花籽油,因为含有更多杂质和未脱除的游离脂肪酸。
保质期:浓香油的保质期通常短于深度精炼油,因其含有更多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风味物质,且未经过脱臭去除促氧化因子。
浓香葵花籽油加工工艺的精髓在于高温炒籽激发风味和后续的有限精炼以保留风味。它牺牲了高精炼率、高烟点、超长保质期和高度清澈的外观,换取了独特、浓郁、令人愉悦的炒葵花籽坚果香气和风味,满足了消费者对传统风味的追求。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炒籽温度的把控、避免焦糊、以及有效的过滤除杂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外观接受度。
分享到: |